中国投资顾问行业
佼佼者之一
欢迎登录财急送
下次自动登录
登 录

服务热线

4006-822-833

企业微信服务号

【早评】大基建催化不断
来源: 胡雪 执业编号:A0660611080002 2022-01-19 08:44:03

    隔夜消息面整体中性。


    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箱要开得再大一些。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就近期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刘国强表示,当前货币政策要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货币政策的工具箱要开得再大一些,走在市场曲线前面。美联储加息在即,国内政策逆向行驶,先是降准后是降息,22年经济面临多重压力,目前央行表态看后期还有降准的空间,货币保持宽松节奏不变,有利于A股市场的稳定。


  政策发力点适当前移,基建投资迎来拐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抓紧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尽快将去年四季度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实到具体项目,抓紧发行已下达额度,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22年出口会出现预期中回落,而国内要保持稳增长基建发力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新基建继续关注数字经济,老基建关注交通水利板块。


    昨日沪指放量回补了上方缺口,但市场呈现出极端分化走势,大金融权重蓝筹企稳带动沪指反弹,题材则跌幅惨烈,盘面个股延续高低切换。医药医疗、元宇宙跌幅明显,数字经济也冲高回落,快速轮动的超跌反弹需要手快,否则容易被埋。年前没有几个交易日了,大盘大概率仍是震荡筑底走势,机会多是大分歧出来的,普跌后会有修复,但持续性都不怎么好。总体而言短线操作难度在加大,出手更宜求稳,控制仓位,不追高。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作为投资过程的参考,不构成购买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